太極拳的身法要求是令身體成為一個立體圓球,球的四周一建立起來,中便會自然的產生。四周與中的關系是含三為一,恰如太極圖內的陰儀、陽儀、中一樣,是不能分割的一個整體。這種思維對練太極拳十分重要,因為按這個理論身體就要時常包含陰陽中的三種原素,與對方接觸,接觸點同樣有相等的要求,這才可以陰儀應對方的來力,以我陽儀補滿對方有漏空的位置。這才可做到「不丟不頂」,才可達到身體處處都是陰陽。
守中是手段,目標是時常保持中正。站樁時是靜態,比較容易找到放鬆及中正平衡。練拳架時就不一樣了,在各式各樣的動作下都要保持中正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更不要說在推手時受大少不同的壓力下要保持中正。要練出無時無刻都能保持平衡非要下一番苦功。
練拳時將自己的脊椎訂立為圓球的中心,再由中心往四周放射,圓球便能構成了。這道理很簡單,但做起來便發覺整個身體都不聽大腦的命令,要脹滿的地方不能滿,要鬆的地方卻如一塊木板的僵硬。所以這個訓練,先要將身法一點點和大腦交感,再和身體其他部位連接,身體才能漸漸發展成為一個完滿的立體圓球,每一動都由中開始,這才能做到一動無有不動。所以練身法時每一種身法都有不同的要求、不同的訓練方式,這都是每位老師自己練拳時所積累下來的經驗。法有不同但目標卻是明確的。如果練拳架時只重視肢體的移動,漫無目的運動,太極拳的內力是不會長的。
Commentair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