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搜尋
太極拳起式應如何練?
黃先生致函到研究室網頁上詢問:: “每式太極拳起勢,各說各的!怎樣才能獲得正確的姿勢?” 陳少華回覆: 太極拳譜說“太極者,無極而生,動靜之機,陰陽之母。動之則分,靜之則合。” 無論那一派的太極拳也應遵守這拳理。首先人靜靜的站著,兩腳分開與肩齊,腳尖向前。(無論開始時是兩腳...

陳少華
2018年11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馬來西亞交流點滴之重量傳遞
國內觀看:http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MzkzMTQ3NDgzNg==.html?spm=a2h3j.8428770.3416059.1

陳少華
2018年11月2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不平衡中求平衡 In Search of Balance while in State of Imbalance
一些人在太極拳理中以夫妻比喻陰陽,在狹義上並無不妥,但在廣義上是不合適的比喻。夫妻關系,是由大自然化生規律而演變成禮教上的關系,是人為的安排,可聚可散。而陰陽二氣在太極中的既對立又統一的性質是不會改變的,否則萬物皆不能化生,世界亦不存在。我們談太極必須弄清太極本性。如談太極...

陳少華
2018年11月2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大馬太極拳交流—發勁示範
馬來西亞太極拳交流點滴: 武禹襄說:“發勁需鬆淨,專注一方。”要鬆得干靜,力自然不能用上。太極拳發勁是將身體重量轉化為能量,蓄於背部,經整條手臂螺旋由掌或手指發出,過程中整條手臂都是鬆的。走螺旋是加速,重量加上速度就是太極拳發勁的本源。

陳少華
2018年11月1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The Three Joints of the Arm 手之三節
能夠由中心按次序至手指的動,就是拳譜所講的節節貫串。要練至全身節節貫串,並非一年半載之功可成。初學者可先嘗試將手臂貫串,練習時先留意肩、肘、腕三節。整個手臂像一條蛇那樣游動,身體其他部分順其自然可也,因為在初學時實在不能兼顧如此多關節。練架子時,無論手臂的進退都要肩先動,...

陳少華
2018年11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如何釋放重量工作坊點滴
國內觀看:http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MzkwMzcwMzQ3Mg==.html?spm=a2h0j.11185381.listitem_page1.5!2~A 密碼:taijies

陳少華
2018年11月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八門五步 A Discussion of Eight-Gate Jin (Ba Men Jin)
學拳架是太極拳入門的方法,就如我們初上學時學寫天、地、牛、羊等生字。我們上學不是單為了學生字,目標是更有效率的溝通,學生字只是最初步的入門方法而已。學識了拳架的招式線路,便須進一步了解太極拳的運動模式,不往這條路走,得到的只是一個空架子,不能啟動身體內部機能而產生另外一種能...

陳少華
2018年10月26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

推手123工作坊點滴
國內觀看: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Mzc5MjMxNzExNg==.html?spm=a2h3j.8428770.3416059.1

陳少華
2018年8月2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bottom of page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