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陳少華

色不異空、空不異色

在世間一般人都是靠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與六塵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

觸、法)互相配合而產生感覺與影像。六根能感受到的便覺得很實在,感覺不到的便

覺得很玄或者拒絕接受。「色」是世上一件事物的形像,我們的六根可以實在的感覺

得到。其實「空」亦是另外一種事物的表像,只是它不能與六根產生共鳴而已。空與

色根本不能分離。一件物件如無空間它如何能表現它的色相呢?空間如無任何色相在

其中怎能顯示空間的存在呢?如無其他事物色相,空間的存在亦無意義了。

世人往往都給色、空這兩個字弄得胡塗,所以【心經】上特別強調「色不異

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。」這幾句哲理甚深,能

明白這幾句話的真義確實不容易?

太極拳也是要將色、空同等看待。打人不能單打人體的實處,佔對方空間極為重要。要佔空間首先要知道空間是怎樣形成。當一個人用力必須有發力點或稱之為勁源,力由勁源以一條直線傳至勁端。舉個例子當一個人腳往地上撐,拳頭往外打,腳就是勁源,拳頭是勁端。勁端是力量爆發點,很霸道。這是點打點的方法。可是除了由勁源至勁端這條線上,身體其他部位都是沒有力的,是受不了打的。這就是空間。要避免空間出現,整個身體都要充滿能量,此拳譜常常提到「周身一家」,意思是掤勁要布滿全身。

佔空間是由接觸點以點、線、面體立體的擴散,意要穿入對方體內形成一個包圍網,不單止將對方身體蓋著,要連他的空間都全部覆蓋著才可令對方手不能提,腳不能動。要

將身體與空間看成一體來對付才是色不異空、空不異色。這是比較高水平的太極拳的應用,初學者比較難理解。

182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寂然不動、感而遂通

太極拳有一樣重要技巧 ——「從人」。這技巧是必須修煉的,否則不能換勁,每到緊要關頭,拙力便會用上。拳譜對此早已說得清楚,「由己則滯,從人則活」。在十三勢行功歌缺中—更提到從人的練功法門「靜中觸動動猶靜」。這句練功法門看似簡單,當仔細研讀下便會發現充滿著矛盾。既然經已在動為甚...

對蕩

在太極拳中的對蕩目的主要是1.在不平衡中求平衡,以確保自己永遠是在最平衡的情況下。2.將對方來力或身體重量變成能量往外發放。3. 建立一個圓槓桿。 與人接手便會接觸到外來的壓力,如不將這壓力抵消,雙重自然會出現,人便不靈活,從人技巧也無法施展。最終因為要抵抗外來的壓力只能用..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